查看原文
其他

教师最美的风景是自我成长

追梦教师袁建国 追梦教师袁建国 2024-03-18

更多教师成长精彩内容,请点击阅读


“批评学生的艺术”类文章,他们是这么写的
对青年教师,最美的语言是激励
名师是怎样炼成的之吴正宪老师——名师成长系列(2)
名师是怎样炼成的之钱守旺老师——名师成长系列(1)
好教师是怎样炼成的?——读李镇西老师《好教师是这样炼成的》心得
成长,在一次次历练中悄然而至
做得好,就能讲得好
三盏明灯,照亮前行的路
从平庸到优秀,仅一念之差
幸福是“享受”出来的——听李镇西老师报告有感
向李镇西老师学什么——读《教育的100种可能》有感
有一种厚度叫“李叔同”
名师是怎样炼成的?——由李伟明老师出版专著想到的



教师最美的风景是
自我成长
——在爱心与教育研究会网络研修活动上的发言      
      中国教育有“三新”,即李希贵校长践行的新学校,朱永新老师倡导的新教育,叶澜教授研究的新基础教育。三位教育大咖虽是从不同的侧面来阐释对教育的理解,但有一个共同之处,那就是对教师这一元素都给予了非常高的重视。无疑,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考量教育,教师都是至关重要的元素,教师兴,则教育兴;教师强,则教育强。
      教师的“兴”和“强”,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,比如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政策层面,教育科研部门的学术层面,学校乃至年级组、备课组的环境层面,都是教师成长的土壤,拥有肥沃的土壤,是教师成长必不可少的条件。不过与教师的自我觉醒和自我成长相比,这些条件都是外因,并不起决定作用。对于教师个体来说,真正起决定作用的是教师自己——自强是教师成长的关键;教师的最大魅力就是其自我成长。

      如何实现自我成长?

      叶澜教授在文章中给我们指明了方向,那就是做有思想的实践者、有发现的研究者、有创生能力的变革者;做点亮学生心灯的“启蒙者”,使学生成人的“养正者”,学生才情、智慧、人格发展的“助成者”;做学科知识的重要激活者,学科育人价值的开发者;做不断自觉提升德行才智的发展者。

      叶澜教授也给我们指出了路径,那就是对日常教育教学实践的持续研究。

      那么我们不妨继续追问:如何进行“日常教育教学实践的持续研究”呢?作为一名有着35年教龄的教育老兵,我个人感觉应该做到三点。

      第一是选点。

      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实践工作非常繁杂,我们绝对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——全都抓,等于没有抓。更准确地说,分内的工作必须要做,而且必须尽心尽力做好,但是自身成长的方向必须确定,必须专一。我们在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下,选好一个“点”作为方向,作为突破口,然后以点带面,整体推进。

      那应该选择哪些“点”呢?我觉得可以从我们的兴趣、特长和需要三个方面考虑。

      我们爱研会有许多老师的“点”选得非常好,成长非常快,成绩也异常突出。比如刘芬老师的阅读,周广玲老师的“一叶知秋”校本课程,杨富志老师的“雷锋班”,黄建军老师的“皇家班”等等。

      第二是投入。

      心理学上有个说法,把专注于某种行为沉浸于某件事情的状态叫心流,也有心理学家把这叫做“福流”。人在投入做事时是享受的,无暇烦恼,也没有任何计较,只是单纯地投入于这件事,这种状态是非常美好的。

      我们常常被许多繁杂的日常事务纠缠,无法脱身,这种工作状态是被动的,也是低效的。

      如何改变这种状况?我觉得不应该是逃离,而应该是积极面对。工作中的许多事情是必做不可的,既然非做不可,我们就应该尽力做好。在时间上应该统筹安排,多利用身边的资源,多利用一些闲散时间;做到抓大放小,不要事必躬亲。另外,无论多忙,每天都想方设法抽出一定的时间聚焦到自己所选的“点”上,这样,我们的工作就会越来越主动。

      第三是深耕。

      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“深耕”二字。教师成长有一个漫长的过程,并没有什么“速成班”,这个漫长的过程就是“深耕”的过程。

      深耕,是时间和精力上的持续投入,有了个人积淀,有了肥沃的土壤,还愁庄稼不丰收吗?

      深耕是业务上不断地“扩疆拓土”,涉猎越多,越能发现自己的不足,也越来越产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。

      深耕是对各种资源的有效利用。深耕离不开一定的“圈子”,就像朱永新老师“教师成长吉祥三宝”中所说的那样,要有“专业交往”。我们沉浸其中,便会接触到许多资源,久而久之,自己也成了宝贵的资源。

      选点,投入,深耕,我们的自我成长,便成就我们最美的风景。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